福建省古田縣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食用菌之都。上世紀60年代末至90年代,古田菇農在全國率先掀起銀耳、香菇、竹蓀、黑木耳、茶樹菇生產的“五次浪潮”,其中興起于當地大甲鄉的香菇生產浪潮與彭兆旺老人有著不解之緣。
“我的家鄉大甲是古田縣最偏遠的鄉鎮,當時交通落后,經濟基礎薄弱,直到食用菌產業發展起來后,群眾才有了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彭兆旺說。
盡管年過古稀,彭兆旺對當年研究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術的經過記憶猶新,那段難忘的歲月一直鐫刻在他的腦海中。
彭兆旺的二哥彭兆燧是帶領他走進食用菌栽培領域的技術啟蒙人。1965年,彭兆燧從福建農學院畢業,帶領11戶農戶聯合開展段木栽培銀耳試驗并取得成功,對時年16歲的彭兆旺有很大的觸動。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甲鎮少數菇農在林蔭下以段木栽培香菇,每50公斤段木可生產約0.9公斤干香菇。彭兆旺注意到,段木栽培需要消耗大量木料且產出低,鄉里的鋸木廠卻將木屑作為廢料隨意丟棄。于是,彭兆旺萌生了回收木屑作為培養基試種香菇的想法。
在缺乏資料、設備的情況下,彭兆旺憑借異于常人的毅力和智慧,近十年間,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后,終于在1978年取得菌棒袋栽香菇技術成果。1981年,彭兆旺率先突破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術,采用木屑等作為養料,在室內發菌,室外搭蔭棚出菇,滿足香菇生長過程對光照、空氣、溫度等需求,使香菇生產周期大幅縮短,生產成本明顯降低,產量成倍提高。
國內食用菌界專家認為,將食用菌的生產場地從室內轉至田間,這種栽培方式打破了滅菌料栽培需要封閉性生產環境的傳統觀念,是食用菌人工栽培史上的一次飛躍。1982年,彭兆旺當起香菇栽培技術指導員,將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術推廣至本鄉70多戶農民;1984年,他受聘成為大甲鄉食用菌公司總經理,帶領全鄉群眾增收。
彭兆旺甘為技術扶貧“孺子牛”,毫無保留地傳授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術,足跡遍及寧德地區乃至省外,每到一處都親自授課、下田指導,引領貧困地區群眾通過種植香菇實現脫貧。
在香菇產業的帶動下,1986年,大甲鄉生產總值和人均純收入比1981年翻了5倍;1987年,古田縣45%的農戶都在從事香菇栽培,次年全縣栽培香菇達到1億袋,居全國首位;1996年,福建省香菇栽培量達6億袋,占全國總量的半壁江山;數據顯示,香菇已經成為我國產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種,突破1000萬噸。
截止2020年,福建省古田縣年產香菇10.2萬噸,產量居全國前列,年實現產值11.5億元,帶動農民增產增收1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