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肇東市食用菌協會會長張景文:深耕“小蘑菇” 做大菌種業
近些年,食用菌的行情一年比一年好,菌包生產線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實現量和質的新突破。站在黑龍江省肇東市肇東鎮食用菌基地棚室前,肇東市食用菌協會會長張景文笑著介紹:今年49歲的他,已經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由單一蘑菇種植戶“變身”黑木耳、平菇、滑子菇、大球蓋菇液體菌種制作、標準化繁育及高產栽培技術等為主的綜合專業戶,引領周邊農戶走上致富路,過上幸福富裕的新生活。
肇四路旁邊的肇東市食用菌協會廠房內,隨著機器聲的不斷轟鳴,車間里的七八名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有的負責套袋,有的負責壓實擰口,一派繁忙有序的生產場景。庫房內,菌種捆扎嚴實,整齊排列在貨架上,等待“遠嫁”內蒙古。
2002年4月,張景文創辦成立肇東食用菌協會,抓住適應當地菌種的引進、研發和培育,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他潛心鉆研栽培平菇、雞腿菇、榆黃蘑、花菇、金針菇、滑子菇等菇類栽培技術,先后創立平菇菌糠栽培雞腿菇生產模式,自行分離馴化滑子菇菌種一個,經反復試驗大面積推廣,大幅提升生產效率。隨后,他又引進秀珍菇、大球蓋菇等5個新品種技術,培養、分離一、二、三級菌種制作,獲得成功并推廣,年產菌種可供種植100萬袋,深受廣大農民歡迎。同時,他積極與外地種植大戶、經營大戶聯系,擔當起食用菌銷售經紀人,將產品向外地擴銷到哈爾濱、大慶、廣州等地,解決銷售難題,實現“公司+合作社+標準化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幾年來,在他的指導下,治國村種植食用菌的農戶越來越多,全村有285家農戶栽培種植食用菌,僅此項,全村可增收200多萬元,人均純增收1500元,食用菌已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每天清晨,張景文都在菌包廠的養菌室里忙碌、觀察,經過幾年的刻苦鉆研,他在熟練掌握食用菌生產各主要技術環節后,把多年積累起來的栽培種植食用菌技術編印成冊,整理出一套“寒地黑土”食用菌生產專業新技術,自投資金成立食用菌協會技術研發培訓中心,每年舉辦至少4次食用菌技術培訓班,現場示范推廣,不但自己免費給農民講課,邀請全國各地的食用菌專家來家鄉為當地農民授課。20多年來,他為當地菇農和內蒙古、湖北等地食用菌栽培種植農戶講課50余次,傳授講解食用菌生產技術、新品種種植,聽課學員4500余人次,發放有關技術推廣資料9000多份,提高會員和農戶的生產技能。因技術水平高,他還被聘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畫說黑木耳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編輯委員會委員,參與該書撰寫工作。
張景文說,由于協會的拉動,當地食用菌產業由副業轉變為主業。目前,在張景文的帶動下,肇東鎮種植戶已發展多達1200戶,年產各類食用菌3600萬斤,純收入4200萬元。協會系列產品平菇、金針蘑、雞腿菇、滑子蘑已擺上大慶和哈爾濱市民的餐桌。通過協會的引帶,食用菌生產規模逐漸擴大,已經輻射周邊向陽鄉、四站鎮、昌五鎮等6個鄉鎮、18個村屯,有3000多名農民直接受益,這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而且還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復種指數。
如今,肇東市食用菌種植協會現有會員576人,下設一個科普示范基地、一個科普小分隊和一個市場營銷部,集科普、生產、銷售于一體,產品銷售至北京、山東、廣州等地,種植戶年均純收入5萬元以上,是綏化市乃至全省最大的食用菌栽培生產基地。張景文也先后被選為省食用菌協會會員,榮獲綏化“優秀農技協會長”、綏化市勞動模范、肇東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 王瑞平 投稿請加微信:1521689733)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