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位于泗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江蘇華綠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綠生物”)車間內,食用菌生產工作火熱進行中。
據華綠生物泗陽基地主管蔣來松介紹,為提高生產效率,華綠生物不斷優化種植技術,在國內率先推出“每筐36瓶”精品真姬菇生產工藝,涵蓋從培養基制作到成品產出全流程,將產品保鮮期延長至60天以上,遠銷東南亞、美洲、歐洲等國際市場。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自成立以來,華綠生物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全力突破食用菌菌種“卡脖子”難題。公司每年投入上千萬元的研發經費,積極與福建農林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等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攻克菌種選育、種權保護等關鍵技術難題。此外,通過研發創新,華綠生物實現了舞茸的工廠化栽培,不斷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據統計,截至2025年1月,華綠生物擁有江蘇泗陽、重慶萬盛、河北望都、浙江海寧等七大生產基地,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05項,承擔了4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牽頭制定了多項食用菌行業標準,不斷引領食用菌產業朝著規范化、科技化方向邁進。
近年來,宿遷市堅持“科技創新+產業集群”同步發展理念,按照“規模化、園區化、設施化、工廠化、數字化、融合化”發展要求,聚集食用菌產業發展資源要素,做大做強優勢品種,大力發展特色品種。截至目前,全市擁有30余家規模化食用菌生產加工關聯企業,日產量超1000噸。2024年,全市食用菌種植面積288.5萬平方米,總產量49.98萬噸,工廠化食用菌產量躋身全國前三強,全產業鏈綜合產值62.63億元。(來源:宿遷市新聞傳媒中心、宿遷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