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黃河故道的安徽省碭山縣,土壤松軟,素以“碭山酥梨”、最佳黃桃種植地為傲,擁有百萬畝果園,年產水果40億斤。多年來,水果經濟給百姓帶來增收的同時也帶來不小的“煩惱”——大量修剪下來的果樹枝條無處可去,堆在果樹園、路口、老百姓的房前屋后,不僅影響美觀,還污染環境。2017年開始,碭山縣另辟蹊徑、變廢為寶,用粉碎后的果樹枝條做菌棒,鼓勵村鎮積極種植食用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7月7日,炎熱酷暑,碭山縣李莊鎮振興社區的香菇大棚已沒有春秋兩季時的忙碌。菌菇正處休眠期,只有少量香菇需要采摘,家住附近的貧困戶李瑞允正在大棚采摘香菇。
“2011年我中風,治療費花了9萬多塊錢,孩子在讀書,家里就靠我愛人一個人種田、打工,不就窮了嗎!”李瑞允說話還有點慢,手腳也比一般人慢,如今她在離家不遠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打工快一年了,“現在每天至少有50塊錢收入,活不累,還鍛煉了身體。”
比李瑞允大幾歲的馮雪云也在這兒打工。馮雪云的丈夫多年前離世,兒子有智力障礙,平時需要照顧,馮雪云沒法出遠門打工,只能靠種地為生,一年也就千把塊錢的收入。2017年4月份開始,振興社區開建食用菌基地,馮雪云開始在這打工。每天工資50元,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加上其他扶貧政策支持,馮雪云家得以脫貧。
振興社區第一扶貧書記馬進介紹,目前社區已建成28個食用菌大棚,投放菌棒20多萬棒,一個菌棒可產兩斤香菇,年產40萬斤香菇。包括李瑞允、馮雪云等18戶貧困戶長期在基地務工,基地已為貧困戶實現增收66540元,帶動他們脫貧致富。
相隔不遠的玄廟鎮馬良民族村的菌之家家庭農場探索了多種黑木耳栽培技術,其中庭院式種植模式,適宜沒有強勞動力的貧困戶家庭種植。
貧困戶賈祥生,體弱多病。2017年,當地政府號召賈祥生等48戶貧困戶在菌之家農場參加黑木耳種植培訓。學會了黑木耳種植技術后,賈祥生在農場打工,一個月有1800元收入,不僅如此,今年他還在自家院里種植了880棒黑木耳。
“基地提供菌種、菌棒,他只要像城里人養花那樣早晚給菌棒澆一次水就可以了。木耳種出來,基地負責收購銷售。”菌之家負責人蔣鵬告訴記者,以賈祥生家為例,40平方米種植面積,每平方種植黑木耳22棒計880棒,每棒凈利潤2.55元,一年可以給貧困戶帶來收入4488元。
“隨著國家生態文明的建設,大量以砍伐木材為菌棒材料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將會受到掣肘,而我們這里,利用果木修剪下來的枝條做菌棒,不僅變廢為寶,而且果樹枝條有種特殊香味,受到市場的青睞。”碭山縣委辦公室主任王勝利說,近年來,碭山大力推進食用菌特色種植扶貧工程,開發了香菇、平菇、黑木耳、羊肚菌、雙孢菇、姬松茸等品種,設計注冊“親菇”“親耳”等品牌,種植面積由2017年的不到100畝擴大到500余畝,已有6個鄉鎮建設了食用菌生產基地,出菇大棚200余個,帶動3000多戶貧困群眾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