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秦嶺,綠樹成蔭,目之所及皆是美景。7月3日,在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下梁鎮,用吊掛方式栽培的木耳長勢喜人,木耳層層疊繞、簇擁相間。
柞水縣是黑木耳生產區,以秦嶺為脊,沿乾佑、金井、社川、小金井四河向東南延伸,構成“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地貌,最高處海拔達2800余米。境內巖基性復雜,土壤類型較多,主要為棕壤土和黃棕壤土,有機質含量豐富。
柞水縣木耳側生于樹木上,形似人的耳朵,農家常用椴木栽培。柞水縣因盛產一種名為“柞樹”的木頭而得名,而柞樹是生產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優等菌材。這也是柞水木耳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的重要原因。據史料記載,柞水縣從明清時期就開始盛產木耳并遠銷湖北一帶。
好生態出產好木耳。柞水木耳個大肉厚,口感軟糯,味道鮮美,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是外界公認的保健食品,有山珍之美稱。2010年,柞水木耳榮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為柞水木耳產業化、品牌化、市場化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為做細做精木耳產業,提升“地理標志”這塊金字招牌的“含金量”。近年來,柞水縣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探索形成以木耳產業為主導,發展鄉村旅游和林下中藥材的“一主兩優”縣域特色產業體系,加快群眾產業增收致富步伐。
為全面推進木耳產業發展,柞水縣還成立了木耳院士工作站、木耳大數據中心、木耳研發中心、木耳銷售中心、科技資源展示中心以及質量溯源平臺等,保證木耳育種、種植、生產、建造、包裝、物流等環節全程質量可查可控。
目前,該縣建成木耳菌包生產企業17家,年生產木耳菌包2000萬袋的生產線15條,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形成了“區域化布局、規?;l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開發、品牌化營銷”的發展格局?,F在,柞水木耳產業年栽植規模達7500萬袋,年產干耳3750噸,實現產值近3億元。
如今,柞水盛行露天吊袋栽培木耳,即,把菌袋吊起來,立體栽培木耳。同樣的1畝地,產能大大增加。在“木耳+”等產業融合發展下,柞水木耳產業品牌價值和市場知名度不斷提升,使小木耳成為名副其實的“金耳朵”,帶動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